访问验证

为了更好的访问体验,请进行如下验证

日志ID: 3daa4d2217442961140982664e

请按住滑块,拖动到最右边
回复方式:   回复条数 
间隔时间: 分钟
日期限制: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9:34 | 只看该作者
从重汽A7上市之日起,一个新的英文名词SmatrShift就跟随其进入我们的视野,翻译成中文就是智能手自一体换挡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谓的AMT变速箱系统,欧洲技术的驾驶室加上AMT变速箱系统,在当年重汽A7这款车绝对是国内高端商用车的代表作,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其他种种原因,这款车并没有取得良好的销量。而且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反馈出来AMT变速箱系统并不是那么完美,或多或少的小毛病困扰着用户,即便是后来重汽不断改进,刷新程序,但是中国有句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早期产品造成的恶劣影响已经很难挽回,即便是到了现在,很多用户也依旧对重汽的产品有所介怀。
对于一项新技术来说,其从开始研发到最后成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从A7上市一直到现在的T7H,AMT变速箱系统的改进并未停止,从最早的33版到现在的39版程序,其平顺性和对路况的适应性已经是今非昔比,到了明年最新的40版程序就要推向市场,现在重汽AMT的用户最早可以在明年的五一前后到服务站刷新40版AMT程序,40版程序的推出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接力点,迟早有一天国内自己生产的AMT变速箱系统性能会赶上欧洲同类产品水平。
重汽的AMT系统是和WABCO公司一起合作开发的,局限于早期重汽D12系列发动机技术局限性,使得发动机和变速箱电控单元一起配合的并不完美,随着曼恩技术发动机的引进装车,现在装配MC11发动机的T7H系列车型上使用的AMT变速箱系统和发动机的配合已经渐入佳境,从T7H上市至今,装配AMT变速箱系统的T7H车型在全国销售近百台,其中今年在上海地区就销售出去二十余台,本次实拍的这台T7H 6X2 AMT车型,就是装配了MC11 国IV发动机,输出马力320PS,采用重汽生产的10档AMT铁壳变速箱,曼技术驱动桥速比为3.36.这批车主要是用于轿运行业,为了满足轿运行业的特殊需求,变速箱还留有取力器接口。重汽现在可以提供10档,12档,16档三种选择的AMT变速箱系统,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因为车辆价格和技术的局限,重汽的AMT变速箱系统还没有办法达到国外的水平,期待着重汽能够继续改进AMT变速箱系统,使得这个新技术能够让更多的用户感受到他的魅力。

0人参与
查看更多

回复 | 举报

1# 1#
发表于 2013-12-6 1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13-12-6 20:33 编辑

从T7H上市开始就一直在关注这款车型,曼恩技术的发动机,车架,驱动桥系统的使用,使得这款车和以前的A7系列相比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但是实拍T7H的AMT车型,这还是第一次。
因为是负责轿车运输,总重不大,所以采用了这样的6X2驱动形式,能够更好的降低车辆的自重。

高顶驾驶室技术来自于欧洲,从安全性和舒适性来说,A7的驾驶室确实值得称赞,不过现在T7H的驾驶室,因为需要降低成本,把驾驶室分为几个不同的版本,而这款选用标准型的驾驶室舒适性配置,则要比A7降低好多。
前双桥采用盘刹设计,尿素罐设计在前双转向桥之间。驾驶室左侧带有SmartShift的英文词组,也是一个最简单的区分AMT车型和普通车型的办法。
车体左侧蓄电池箱和储气筒,空间布局紧凑。

回复 | 举报

2# 2#
发表于 2013-12-6 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13-12-6 19:50 编辑

曼恩技术的车架自重轻,强度大,相比于以前的斯太尔技术提升很多。

新车出厂时,鞍座上方装有备胎,防止车辆带货,直到现在为止,T7H系列车型依旧实行的是单独的陪送体制,严禁车辆带货。这台白色的AMT车型是首批交付用户的三台车中的一台,剩余的二十余台,客户打算自己到济南提车。

此车也带有一体式挡泥板设计,不过把上盖部分拆下来放在驾驶室内,并没有安装。
右侧驱动桥和前转向桥之间安装有一个400L的铝合金油箱,对于用户来说,容积小了一点。
驾驶室右侧贴有智能手自一体的中文标识,表明这台车采用的是AMT变速箱系统。

回复 | 举报

3# 3#
发表于 2013-12-6 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13-12-6 19:58 编辑

车体右侧前双桥中间布置有车辆排气筒,不过可惜的是这台车并没有安装蹬车梯,这样给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带来了一点小麻烦。

对于国内现在采用最多的这种前双导的6X2驱动形式,轮胎偏磨是困扰用户的一大难题。。
部分A7和T7H的用户都遇到过驾驶室顶部的玻璃装饰罩漏水的问题,在重新修整之后情况稍好一些,而这个问题在明年就可以彻底解决掉,因为这部分设计要有一个小小的变化。
黑色的前面罩搭配白色的车身,显得分外抢眼,前面罩的镀铬装饰条的使用让前面罩的造型不在那么呆板。
驾驶室左侧后视镜,因为是采用的HOWO标准型驾驶室,车辆的左右后视镜都改为手动调节。

回复 | 举报

4# 4#
发表于 2013-12-6 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13-12-6 20:04 编辑

驾驶室右侧后视镜和前照地镜,也有不少用户反映A7系列车型的前照地镜有死角,不知道T7H的前照地镜是否已经做了修改。

驾驶室前面罩左侧导流罩,其中的导流叶片带有一定的下压角度,不知道T7H系列的导流罩实际使用中效果如何。
驾驶室前面罩右侧导流罩,前面罩的镀铬装饰条真的可以拿来当镜子用。
T7H系列车型的主要变化在发动机,驱动桥,底盘上,而在外型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动,前大灯组的造型依旧沿用了A7的成熟产品,不光是T7H系列,就连小一个级别的T5G系列,也是采用的这款前大灯组。
前面罩右侧前大灯组,采用了低位保险杠设计。

回复 | 举报

5# 5#
发表于 2013-12-6 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13-12-6 20:10 编辑

重汽生产的MC11发动机,最低的马力段为320PS,对于一般总重不超过40吨的用户来说,这个马力段已经足够使用,大马拉小车有时候未必省油,根据自己的实际工况来选择发动机马力和变速箱,车桥速比,才能够取得一个最理想的油耗。

SmatrShift mith WABCO,意味着这套AMT变速箱换挡系统是有WABCO公司提供的,在整个重汽AMT的开发完善过程中,WABCO公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光是变速箱系统,重汽全车的刹车系统和气路系统都是由WABCO提供的。

重汽MC11发动机,虽然都是11L的排量,但是发动机马力输出确各不相同,这么好的一款发动机,没有一个发动机保护罩,真大神 说不过去。
早期的T7H系列车型的尿素喷射泵为进口产品,现在的T7H系列车型的尿素喷射泵都改为了重汽自己生产的产品。
前双桥转向拉杆。

回复 | 举报

6# 6#
发表于 2013-12-6 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13-12-6 20:20 编辑

蓄电池和储气筒布置在车架左侧前双桥的后方,因为多了一个转向桥,取消了蹬车梯的设计,其实完全可以在尿素罐的上方加装一个蹬车扶手和支架,哪怕是那种简易结构的也可以,至少不会让我找不到上车架的地方。
送车的师傅都不愿意把驱动桥的一体式挡泥板上盖装上去,生怕在送车途中给颠掉了。其实挡泥板民间改装的方法有很多,重汽完全可以借鉴一下。
鞍座采用的是JOST的品牌,可以前后移动,备胎固定在鞍座上方就是为了防止送车人员私自带货。
左侧后灯组,也是沿用A7的成熟产品。
驱动桥带有横拉杆设计,在这里要更正一个问题,上一篇实拍中解放的AMT车型并没有带有横拉杆设计,那是因为解放的驱动桥上方的V型拉杆就可以起到横向限位作用,并不需要加装类似的横拉杆,在这里感谢论坛卡友:jmklgyl324的指正,学习了。

回复 | 举报

7# 7#
发表于 2013-12-6 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13-12-6 20:28 编辑

车体右侧后尾灯,从最近几次对T7H系列车型的实拍来看,车架的细节做工要比以前的A7系列提高不少。
驱动桥右侧,全车采用的是295/80R22.5的轮胎。轮胎上面的贴纸质量真的不错,从济南到上海几百公里路,一路奔波下来还没掉。

对于轿运车用户来说,这个油箱的容积真的不够用,但是在车架两侧也没有位置在加装其他的油箱了,只能靠用户自己来想办法了。

凡是国IV排放车型的排气筒都是采用的不锈钢材质,而且排气筒支架的结构和前一批次的T7H也有所不同,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到底有多少厂家能够把国IV政策坚持到底,就在现在这个时候,全国的大多数城市污染指数都爆表了,如果我们在得过且过的执行国IV政策,更加会加重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排气筒的出口就在前桥钢板下方,如果车辆在满载或者行驶过比较复杂的路况时,车辆的承载钢板会不会和排气筒的出口发生干涉?

回复 | 举报

8# 8#
发表于 2013-12-6 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13-12-6 20:37 编辑

标准版的HOWO驾驶室下方两级蹬车踏板裸露在外,如果选装豪华型驾驶室,则只有一级蹬车踏板裸露在外。
发动机的右侧为涡轮增压器和尿素喷射泵,早期的尿素喷射泵都是采用进口BOSCH的产品,现在生产的T7H系列车型的尿素喷射泵都是采用重汽自己的产品。

打开发动机前面罩,可以看到驾驶室减震结构从气囊式改为了四点弹簧式。
前面罩左侧刹车总泵和电气接线盒。
驾驶室前减震弹簧,在减震弹簧的后部是铝制的车架和驾驶室链接件,一旦发生追尾事故,这个铝制的链接件会迅速断裂使驾驶室后移,从而给驾驶员提供更高的生存几率。

回复 | 举报

9# 9#
发表于 2013-12-6 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心飞翔 于 2013-12-6 20:43 编辑

发动机散热水箱和中冷散热器前方带有防虫网,这个设计从A7开始就有了,对于MC11发动机的超长保养里程,刚开始T7H上市的时候很多人都心存疑虑,根据目前用户的使用情况来看,大多数用户使用下来都是六万公里换一次机油,完全没有问题。
前面罩右侧的暖风水管和驾驶室换气窗,最右侧为车辆电气系统接线盒。
前面罩右侧的驾驶室减震器。标准版驾驶室也可以选择四点气囊式减震结构,可以在订购时说明。
驾驶室后部整体,导流罩为固定式不可调节。
进气道在底部有一个U型弯,可以防止一些细小的杂物和雨水进入空滤,空滤在驾驶室后部正下方。

回复 |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看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卡车之家官方微信
来卡车之家App
卡友支招
保你买得值
分享到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