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方式:   回复条数 
间隔时间: 分钟
日期限制:
2#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11 | 只看该作者
专属论坛:轮胎  车轮  车型选购 
没有装备ABS的车辆在紧急制动时,车轮由于紧急制动而抱死后不再转动,完全抱死的车轮使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摩擦力下降,这时汽车只要在轻微侧向力作用下(比如倾斜的路面或者地上的一块小石头),就会发生侧滑、甩尾或调头等危险情况;更加危险的是,当汽车行驶转弯时,由于前轮抱死,汽车将丧失转向能力,这时转动方向盘虽然也能使前轮转向,但由于车轮缺乏附着力使汽车无法转向,而是沿着惯性方向继续向前。
  ABS防抱死系统的问世,正是为了改变汽车因车轮抱死而引起的危害。ABS的工作原理是:当车轮制动时,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立即能感知车轮是否抱死,并将信号传给电脑,对抱死的车轮,电脑马上降低该车轮的制动力,车轮又继续转动,转动到一定程度,电脑又对其施加制动,保证车轮既受到制动又不致抱死,这样不断重复,直至汽车完全停下来。电脑能在1s之内对车轮进行几百次的检测,并同时对制动系统进行数十次的操纵。不过,ABS只在紧急制动时才起作用,一般情况下起作用的还是普通制动系统。不少驾驶员对ABS使用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现介绍一下其使用方法:
  1.在行车中车主应经常注意仪表板上的ABS警告灯情况,如发现闪烁或发亮不灭,表示ABS系统有故障。此时系统仍能保证有一般的制动功能,但无防抱死的能力,应尽快小心驾驶至修理厂检修;
  2.ABS制动时,制动分泵的高速收放动作会使高压的制动液被频繁挤压,产生较大的声音,制动踏板也会有抖动和拱脚现象,这是正常现象,驾驶时不要被这种现象困扰;
  3.不要采用多踩几脚制动踏板的方法来增加制动力,在普通制动系统中,多踩几脚制动踏板可使更多的制动液流至分泵,增强制动效果,但对装有ABS的汽车, 只须踩紧制动踏板,不能放松,汽车就会自动进行制动防抱的工作,而不须人工干预,相反,多踩几脚制动踏板,反而会使ABS电脑得不到正确的制动信号,导致制动效果不良;
  4.不可随意改变车轮的直径,但可以在保持原厂轮胎直径变的前提下增大轮胎的宽度,因为ABS的车速信号是从车轮取得的,如果不按照此规定,就会导致车轮转速的数据不准确,而使得ABS判断错误;
  5.ABS系统对制动液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添加制动液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禁止掺杂不同型号的制动液,一般来说,应一年更换一次相同型号的制动液;
  6. 由于ABS紧急制动时车轮不抱死,前轮仍有导向作用,车主可以边刹车边打方向进行紧急避险;
  7. ABS车轮传感器及齿圈均安装在各个车轮上,所以要经常保持传感器探头及齿圈的清洁,防止有泥污、油污特别是磁铁性物质沾附在其表面,从而导致传感器失效或输给电脑的信号错误而影响ABS系统的正常工作。
  虽然ABS系统改善了车辆的制动效果,但它并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装备有ABS的车辆也同样可能出事故,因为ABS为“防抱死”系统而不是“防滑”系统,ABS系统不能防止车轮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不发生滑移,而且在积雪结冰或湿滑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稳定性仍是较差的。ABS发挥作用时,脚会感到制动踏板由于液压脉冲工作产生的阵阵抖动,有些初次使用者会觉得异常和不适应。需要注意的是:在砂砾路面和松土路上,ABS的制动距离反而要大于一般车辆,因为在这些路面上,如果车轮被抱死,汽车在向前滑动时,在车轮前会形成砾石堆或松土堆,便可帮助车辆停下来。
0人参与
查看更多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07 | 只看该作者

汽车发动机保养六大要点

1 .使用适当质量等级的润滑油
  对汽油发动机应根据进排气系统的附加装置和使用条件选用SD—SF级汽油机油;柴油发动机则要根据机械负荷选用CB—CD级柴油机油,选用标准以不低于生产厂家规定要求为准。  
 2.定期更换机油及滤芯
  任何质量等级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油质都会发生变化。到一定里程之后,性能恶化,会给发动机带来种种问题。为了避免故障的发生,应结合使用条件定期换油,并使油量适中(一般以机油标尺上限为好)。机油从滤清器的细孔通过时把油中的固体颗粒和粘稠物积存在滤清器中。如滤清器堵塞,机油不能通过滤芯时,会胀破滤芯或打开安全阀,从旁通阀通过,仍把脏物带回润滑部位,促使发动机磨损,内部的污染加剧。
  3.保持曲轴箱通风良好
  现在大部分汽油机都装有PCV阀(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促使发动机换气,但窜气中的污染物“会沉积在PCV阀的周围,可能使阀堵塞。如果PCV阀堵塞则污染气体逆向流人空气滤清器,污染滤芯,使过滤能力降低,吸入的混合气过脏,更加造成曲轴箱的污染,导致燃料消耗增大,发动机磨损加大,甚至损坏发动机。因此,须定期保养PCV,清除PCV阀周围的污染物。
  4.定期清洗曲轴箱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燃烧室内的高压未燃烧气体、酸、水份、硫和氮的氧化物经过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曲轴箱中,与零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混在一起,形成油泥。量少时在油中悬浮,量大时从油中析出,堵塞滤清器和油孔,造成发动机润滑困难,引起磨损。此外,机油在高温时氧化会生成漆膜和积碳粘结在活塞上,使发动机油耗增大、功率下降,严重时使活塞环卡死而拉缸。因此,定期使用BGl05(润滑系统高效快速清洗剂)清洗曲轴箱,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清洁。
  5.定期清洗燃油系统
  燃油在通过油路供往燃烧室燃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胶质和积碳,在油道、化油器、喷油嘴和燃烧室中沉积下来,干扰燃油流动,破坏正常空燃比,使燃油雾化不良,造成发动机喘抖、爆振、怠速不稳、加速不良等性能问题。使用BG208(燃油系统强力高效清洗剂)清洗燃油系统,并定期使用BG202控制积碳的生成,能够始终使发动机保持最佳状态。
  6.定期保养水箱
  发动机水箱生锈、结垢是最常见的问题。锈迹和水垢会限制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的流动,降低散热作用,导致发动机过热,甚至造成发动机损坏。冷却液氧化还会形成酸性物质,腐蚀水箱的金属部件,造成水箱破损、渗漏。定期使用BG540(水箱强力高效清洗剂)清洗水箱,除去其中的锈迹和水垢,不但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而且延长水箱和发动机的整体寿命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1# 1#
发表于 2010-5-20 16:1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好贴,好文笔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3#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6:17 | 只看该作者

汽车故障应急诊断和处理方法有哪些?

故障诊断常采取的是仪器检测和直观诊断两种方法,常见故障的应急诊断和处理多是只能采取直观诊断方法。直观诊断法在实践中应用很广,也就是对汽车本身的工作状况变化,油料消耗、液体渗漏、总成零碎部件过热、各部位机件的异响,汽车 发出的气味及外观的异常等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并确定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而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的所在,进行排除。在具体操作中,可酌情选择,采取以下的直观诊断方法。

(1)眼看法 通过观察车辆外表上的反映出来的现象,如零件松动和磨损状况,各润滑油的颜色和排气烟色等,再结合其他情况来分析判断出车辆的故障。这种方法对考察整车状况是有用的。

(2)耳听法 车辆的故障部位往往有异常响声,所以可以凭听觉来判断汽车是否有异常响声,听声响、异响、噪声的发生源,判定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件和部位,从而动手进行检修。

(3)鼻嗅法 故障部位有时会发出气味,可以凭嗅觉来判断故障之所在。

(4)手摸法 摸索就是用触摸可能产生故障的部位,感觉确定发热、振动的部位,判定故障。

(5)试验法 排除故障可通过试车来找出故障的部位,也可通过试火法找寻电路故障,还可通过更换可疑零部件来证实故障部位。

(6)隔除法 就是部分地隔除或隔断某些系统、某些部件的工作,通过观察故障征象的变化来确定故障范围或部位的方法。

(7)比较法 如果怀疑某些零部件有问题,可将它们与工作正常的相同部件对换,来判断其是否有故障的方法。如在行驶中经常会遇到两个灯亮度不一致时,可将两灯对调安装,若原来暗的变亮,而亮的变暗,则说明两灯良好,可能是暗灯的连接线路接触不良;若两灯亮度不变,则说明暗灯某处接触不良。在不能准确判定各部件技术状态的情况下,换件进行比较来诊断故障是常用的应急措施。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4# 4#
发表于 2010-5-20 16:20 | 只看该作者
有用!!!!!!!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5# 5#
发表于 2010-5-20 16:44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有用 不过第一篇的机油太老了CB/CD的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6# 6#
发表于 2010-5-20 17:27 | 只看该作者
乘用车。。。。。。。。。。。。。。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7# 7#
发表于 2010-5-20 20:14 | 只看该作者
[del]该用户发言已被删除[/del]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 8#
发表于 2010-8-3 19:0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了~~~~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分享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