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挂车老专家 大运专用车部,一个喧嚣的地方,噪声大空气质量差,但这里却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老范,近乎成了专用车的一张名片,甚至有很多部门的同事慕名而来找他协助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很荣幸,我和今天即将走近我们视野的这位工匠坐在同一个办公室,耳濡目染了他太多的“丰功伟绩”,我已经迫不及待的向大家讲述这位“传奇”的老“改装”。 一位“爱折腾”的怪叔叔 “怪叔叔”不是我叫的,是一次财务盘点后,一位美女会计跟我说的。 “你们领导好幽默,虽然我基本没听懂他说了什么,真是一个怪蜀黍”。 “还好,听多了,就习惯了,哈哈。” 操着一口豫鄂结合部的口音,走南闯北从事改装行业20余载,积累了好多汽车改装行业的宝贵经验,从事过自卸车改装、售后服务、专用车工艺质量、质量推进和改进,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改装专家”。 “专用车行业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不像牵引车有那样多限制我们发挥的条条框框,这就给了我们‘折腾’的空间,但同时也要求我们胆大心细,亲自尝试。” 虽然已经是车间主任,但是遇到复杂问题还要会亲自操练,剪板、气割、焊接,无所不精。只有自己亲自干,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才能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能不断创新。 在大运的六年多时间里,范主任进行过30多次技术革新和改善。可以说从方案设计、理论计算、制作实施、验收评估,他都亲自参与。凭借着对机械和技改天生的兴趣,搞一些小发明和小创新显示出了对他不小的魔力,不达目标绝不罢休,在车间一干就是几天更是家常便饭。 “模仿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模仿的基础上添加适合自己的改动就是最实用最接地气的创新”。范主任如是说。一次在其他挂车厂家参观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蓬杆成型工装,效率高,人力少,产品一致性好,在询问得知这个设备是外委非标制作需要近2万元时,他萌生了自制的念头。在绘制了方案图和审批了申请程序后,就开始了制作和验证。模仿只能模仿设计思路,配件选用,定位夹紧都等要重新考虑。图纸和实际总有很多出入的地方,气缸的行程与定位,转向臂的长度和角度,运动中心的合理选择,都是经过了10多次的验证。一次次的打磨重新焊接,一次次的优化重新改进,正是靠着范主任的“折腾”劲,才最终取得成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范主任经常自嘲自己是个“土八路”,读书不多。但他却十分爱学习爱向别人请教。CAD、CATIA、PPT都是他自学的,虽然还达不到标准要求,但是完全能够满足方案讨论和汇报要求。 范主任跟我说:大运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才,只要你虚心讨教,就能学习到有用的东西。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范主任说:活着就是要折腾,搞些东西出来工作才充实。 胆大心细爱折腾爱学习造就了一个老工匠的独运匠心。 临危受命却能不辱使命 售后问题是每个制造企业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它对每一个售后人员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职业素养和要求,既不能损害客户利益又要维护公司形象,沟通技巧和技术本领就成了售后人员的两大法宝。 “我在大运处理过40多次售后服务,从新疆阿克苏到广州码头,从拉萨到南京,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取得客户和公司都满足的双赢局面”范主任无不得意的说到。 自信的背后是他对产品的透彻掌握和踏实苦干的不断付出。 2014年11月,我司销往大同的轻量化半挂车出现批量牵引板横梁断裂,范主任临危受命带领两个焊工前往处理。刚开始客户抱怨很大且态度恶劣,甚至拒绝返修车辆。范主任也只能暂时不提返修的事,主动热情地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客户才逐渐消除了敌意。范主任抓住机会开始分析横梁断裂的原因,经过查看我司材料配置和了解客户运输实况,分析到了原因:挂车重载情况下,行驶在较差的路面上横梁均承受很高的扭转应力,当超过了材料的动态强度限值后极易发生断裂现象。横梁断裂,又引起牵引板燕尾和下翼板交接处开裂。找到原因后,范主任开始“对症下药”,着手返修。在雁北地区零下10多度的室外,使用维修站简易的气割和二保焊,首先将原车撕裂变形的横梁及纵梁切割打磨处理干净,更换6mm厚的横梁及纵梁;其次,在牵引板燕尾和下翼板处打坡口焊接,然后左右用长度310mm、R100mm、厚8mm的半椭圆燕尾型加强版加固,燕尾和翼板交接处不焊,为扭曲应力释放,其它地方全部满焊,加固后验证效果良好,最后为了排除11.5m四纵梁平板半挂车与牵引车大梁尾部干涉的故障,采用在鞍座下方加18mm的垫板,为客户免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为公司挽回了近17万元的赔偿损失。 客户对处理结果相当满意,当场对范主任竖起了大拇指。 “范主任既会说又能干,我们佩服的五体头地”,同行的两位师傅对我这样说。 在公司邀请范主任为业务员培训时,范主任讲到:和客户打交道,首先要和客户交朋友,站在客户的立场处理问题…范主任真正用他的专业技能和不怕苦累的精神践行了“大运关爱,无处不在” 的服务理念。 爱厂如家,爱兵如子 对公司和员工的爱,是他不断创新的源泉。 半挂车出厂要进行灯光检测和气密性刹车制动测试,原先需要挂车装配完成后,将牵引车与挂车电气路分别连接后才能检测,车辆转运周期长,利用率低,且柴油消耗严重。范主任在经过对生产流程大致掌握后,根据挂车灯具照明原理和利用“红主气管”通气解除刹车和“黄主气管”通气制动的原理,分别设计并制作了“ABS-灯光灯光检测仪”和气密性检查设备,仅此两项就提高了半挂车调试效率近60%,并且有效节省了利用牵引车测试气密性的燃油消耗近2万元/年。 “以前我开着牵引车既拖挂又测试,忙的不可开交,常常得加班。现在好了,我能专心转运挂车和入库,方便多了。”司机王师傅一脸佩服的说着。 范主任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大河没水小河干”。这句话完美的诠释了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改进生产流程,改善装配方法,怎么让员工更省力、更安全的操作,是这位车间主任每天思考的事,每天不断的在车间“巡视”,经常是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用问,他准是发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特别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储气筒分装平台、半挂车板簧与车桥压紧设备用风炮支架、风炮支架等极大地减轻了车间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仅如此,他提出的“半挂车变截面大梁”设计方案更是获得了公司现场改善活动“技术进步奖”和“产品改进奖”。同时他还领导工艺室改进和优化了半挂车车桥装配调试工艺,使市场反馈的我司“半挂车刹车不同步”和“吃胎”现象减少了95%,提升了我司挂车品牌和市场影响力。 多年来,范主任带领公司技术工艺人员开发了多种工装和设备,有效的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求,为产品的质量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多次对公司产品在设计结构、工艺执行,售后问题处理等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和优化意见,不仅挽回了企业的损失,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使用体验,也使得公司产品能适应更大的市场需求。 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清晨,七时四十分,在大运版图的最北段,当许多人还在餐厅享用早餐时,装调车间的40余名员工已站在那里进行着班前早会。我听过一次他们的早会内容,范主任重点讲的是质量意识、团队凝聚力,讲做人的道理。正是在范主任的熏陶下,装调车间才能做到,当天完成装配的车辆,第二天白天必须入库,提高白天有效工作效率。 担任装调车间主任以来,通过改进半挂车装调工艺布局和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使专用车部半挂车人均装调效率由原先0.1台提升至0.4台,一次交检合格率和入库及时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后记 改善“智多星”,创新“老顽童”这样评价范主任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精益求精、注重细节、坚持不懈、创新进取,敬业奉献是我从这位“大运工匠”身上看到的闪光点。不忘初心,潜心技术,是我们每一个浮躁的年轻人应当学习他的匠心精神。 采访接近尾声,范主任又急急忙忙的奔向了机加站,开始了他又一次的革新和改善。 工匠不是终点,工匠永远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