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ote]【原帖由欲速则不达于2010-4-8 14:47发表在顶楼】
看了一下午零半夜的论坛。累。
真正养车的人,上论坛的少,没事时喝酒的多;上来的,基本都是养车人的亲属或真正养车之前、不养车之后。
养车的目的在于赚钱,当然不排除有个人癖好,我也想买个拖头开着上下班。
买车之前,要定下买车的目的、货物的种类、运行的路况、自己的驾驶能力、对货运市场的把控能力,否则,不是选错了车型就是配置搞错了。
目前的g情,不可能在你选错或搞错的情况下给你完全的赔付,所以买车前要有思想准备,考虑好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发表下对今晚看的帖的观点:
4缸机拉10吨,暂且不论变速箱是否选配合理、后桥是否匹配,首先不要指望着他省油或有劲:功率大不代表扭矩大,扭矩大不代表燃油经济性就一定好,如果买不明白的话,建议按照别人运行中的车的标准买;
自动挡波箱(不论A7或采埃孚),貌似不适合半挂自卸的说,那位同省的老乡需要注意,即使销售使劲推自动档,也要考虑下自己的使用工况,因为你的车头和挂是分开定的,车本身没问题,是头和挂的匹配有问题;
A7退换车的哥们儿,后桥速比是以金属标签为准的,也可以扒开后桥鉴定一下,相信重汽不会这么白c,俩速比装在了一个车上;
对于双转向车的问题,由于国内技术的原因、又由于国际上都要定期做定位的问题,吃胎的解决,需要自己核算在养车的成本里:本身就比双驱的轮胎磨损少,耗油又少,3-4万公里,花300-500大元做个定位,何乐而不为呢?做了定位也是对安全的负责;
总体来说,都是一分钱一分“货”,但“货”包含了很多元素:产品、服务、品牌价值、价值链延伸。关键是看厂家这么定义,*汽可以把品牌价值做到最高,但给用户附加最少,同时*汽可以通过产品的改进,提升品牌,进一步提升品牌在产品上的附加价格,关键是看产品的技术水平是否与时代完美契合(稍微超前)。
养车,同时也是养安全。保险的必要性就不用提了。目前各厂家都侧重于舒适性,而这其中有些事以牺牲安全性为前提的,例如过度抬高的四点全浮驾驶室、没有防护的盘式制动、与发动机和后桥不匹配的自动波箱等。擦亮眼睛吧,养车不容易,一个轮胎可能还不够半个平米的价格,一个会折旧的整车可能顶你一套会升值的大房子,买车、养车、卖车都要考虑周全。
最后说一句,跟相声三分逗七分捧一样——三分选,七分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