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方式:   回复条数 
间隔时间: 分钟
日期限制:
80# 80#
发表于 2012-2-17 0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2159 于 2012-2-17 03:11 编辑
【原帖由卡车司机33于2012-2-16 17:10发表在25楼】



40年前,我上幼儿园时候,父亲所在部队装备的五十铃,记忆犹新啊。




此类外观的车型我记得在70年代广交会上由周总理牵头引进过一批尼桑自卸卡车,外观与这些五十铃几乎一样。载重8吨,舒适性和同时期的老黄河不可同日而语,印象比较深的是这批尼桑是左旋柴油发动机(发动机逆时针旋转)。当年曾有数十台分配给莱芜钢铁厂使用。

当年我妈妈是在莱芜钢铁厂驾驶这种尼桑的第一批女驾驶员。安排女性驾驶尼桑也有特殊原因,当年的老黄河没有助力,男性驾驶尚且费力,女驾驶员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安排女驾驶员操作轻便的尼桑也就成了必然。


这批尼桑自1970年配属车队后,直到1993年才因配件稀缺而完全退役,最长使用年限达33年。最佳车辆近百万公里无大修。驾驶员因此评为劳动模范。


这批尼桑我小时候曾多次乘坐,印象中此车的时速表玻璃罩非常特殊,是当时罕见的锥形外观。


PS:周总理引进尼桑自卸的话题我印象深刻,源自文 革期间莱钢的一次武斗事件,当时在建设工地有一台履带式吊车夜间出现故障,需要车辆牵引,老黄河却拖不动,吊车司机要求使用马力较大的尼桑拖拽,而尼桑驾驶员说这是周总理弄回来的车,拖坏了谁负责?为此吊车司机和汽车司机两派发生武斗。后来由当时的莱钢运输部长(就是我姥爷)连夜奔赴现场出面调解才算平息。我姥爷最终以“抓革命 促生产”的名义安排尼桑自卸牵引了履带吊车,


此事直至前几年我在车队跑车时,当事的尼桑自卸驾驶员(已经退休返聘,在车队看大门)还津津乐道。我收车归队和看门老头摆龙门阵,老人家还说,“要不是看你姥爷的面子,打死我都不能用周总理从日本弄来的车拖那个破履带吊。”呵呵



可惜因年代久远,没有留下此类车型的资料,有了解这批尼桑自卸车型号参数的请指教。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1# 81#
发表于 2012-2-17 0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22159于2012-2-17 01:41发表在76楼】



呵呵,第一辆车看大箱就不是军车,军车的侧面马槽板都是死的,不能打开。而民用车的侧面挡板都是活的。

看来你只知其一,高栏的军车(不论是运输车还是牵引车)才是侧面箱板不可打开,而矮箱板的是侧、后都可开的,我在部队开的解放车就是矮箱板的,三面都可打开。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2# 82#
发表于 2012-2-17 07: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22159于2012-2-17 01:56发表在77楼】


第一张照片的解放,可以肯定的是CA10B,龙门架上的两盏示廓灯是后装的,甚至说后装的可笑,这种示廓灯在80年代后期才开始安装,而且是车队自行改装,应为前白后红。



至于雾灯,在民用运输车队里被大量改装 ...

民用解放车出厂是不装雾灯的,后来自行加装的雾灯样子各异,装在哪个位置的都有,而原装的位置和雾灯架都是固定的。
     军车只有牵引车才装备防空灯(也不是每款牵引车都有防空灯),运输用军车是不装防空灯的。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3# 83#
发表于 2012-2-17 0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老兵 于 2012-2-17 09:49 编辑
【原帖由超越无限于2012-2-15 19:40发表在9楼】
黄河JN150

777417

    黄河JN150,原型为捷克产斯柯达706(Skoda 706),早期的说明书上注明发动机带有排气制动,但实车从未见过。机械式转向机,没一般的力气真驾驭不了它。手刹的制动方式很有特色,类似铰链 ...

我在部队开过黄河鞍式半挂牵引车(15T)和黄河吊车(8T),此车的方向无助力,轮胎是11.00一20的,我1.82米的身高开它也不轻松,它的手刹车是棘轮式的,由细钢丝绳直接拉动后刹车凸轮,要上下拉动3一5下才能刹紧。
     黄河有150和151两种车型,150型装上柴6135柴油机,151型装杭发6120柴油机。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4# 84#
发表于 2012-2-17 0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超越无限于2012-2-15 20:07发表在10楼】
交通牌SH361

777460

    交通SH361,在上世纪70年代,是为数不多的重型卡车,产量不高。早期的圆灯版更是少见,额定载重量15000千克。此车资料不全,有知道的卡友接着补充。



这款交通361是70年代少有的几款重型车之一,有方向助力,离合器是液压传动、气压助力,手刹车是断气刹车,这些配置在当时已经很先进了。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5# 85#
发表于 2012-2-17 08: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超越无限于2012-2-16 14:47发表在11楼】
长征重型车

779198

    上世纪60年代末,河北长征汽车制造厂(原北京新都暖气机械厂)仿制捷克太脱拉(TATRA),研制成功XD250,XD160两款重型卡车,目前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极少,此车配置12缸风冷发动机,具有典 ...



太脱拉T815(记不准了可能是这个型号),还有一种是太脱拉T111(找不着它的照片了),两种车底盘差不多,只是外型不一样。
    这款车的特点是风冷柴油机、封闭式传动轴、摆动式半轴,这也是太脱拉车历来的风格。
    看外型长征汽车应该是仿太脱拉T111的。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6# 86#
发表于 2012-2-17 08:47 | 只看该作者
当揭开那一刻的片段,将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年代久远,年轻一代都没怎么见过啊!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7# 87#
发表于 2012-2-17 0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东北老兵于2012-2-17 07:33发表在82楼】

民用解放车出厂是不装雾灯的,后来自行加装的雾灯样子各异,装在哪个位置的都有,而原装的位置和雾灯架都是固定的。
     军车只有牵引车才装备防空灯(也不是每款牵引车都有防空灯),运输用军车是不装防空灯的。 ...


老哥,你对这个还有印象吗?当时部队从驮马化向摩托化转型时配给的,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的4个轮子的,咱这一辈子和汽车的缘份就这样开始了。
69.JPG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8# 88#
发表于 2012-2-17 0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老兵 于 2012-2-17 09:51 编辑
【原帖由超越无限于2012-2-16 16:54发表在24楼】
罗马尼亚
Carpati (喀尔巴阡)SR131 132
Bucegi (布切奇)SR113 114

779406

       外表其貌不扬,其出身来自名门,生产厂家为大多数人熟知的,位于罗马尼亚布拉索夫地区的罗曼(ROMAN)汽车厂,1954年,罗 ...



布切奇,脚刹车是半油半气的(气推油),容易出现刹车失灵,在西安当兵时听说过好几起因刹车突然失灵而发生的事故,人送外号:破铁皮。
    喀尔巴阡和布切奇外型相仿,只是个头略小点,有民用运输车(4X2)和军用牵引车(4X4)两种车型,载重量和牵引吨位和嘎斯51、嘎斯63差不多。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9# 89#
发表于 2012-2-17 09: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东北老兵于2012-2-17 07:59发表在83楼】

我在部队开过黄河鞍式半挂牵引车(15T)和黄河吊车(8T),此车的方向无助力,轮胎是11.00一20的,我1.82米的身高开它也不轻松,它的车刹车是棘轮式的,由细钢丝绳直接拉动后刹车凸轮,要上下拉动3一5下才能刹紧。
  ...


我原来工作单位的车队最老的一批司机都是国民革命军的俘虏兵 和你一样的身板,标准1.80米以上的身高,五大三粗的。那个时候的司机是体力活,我记得粮票定量还是每个月45斤啊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分享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