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搜索
取消

卡车之家

免费下载 聊车用车,都在卡车之家App
116334402 24楼
我很相信机油变稀要比变稠好。多年来,我们用的机油越来越稀甚至像带有涡轮增压的高热发动机也是。人们的倾向是知道需要 40 粘度级的机油却用 50 粘度级的替代。更好的做法是如果你需要 40 粘度级的机油,用 30 粘度级的替代。我非常坚定的相信这是基于我所了解的所有关于润滑的知识得出的。事实证明全合成机油附着在零件表面相比矿物油有着更坚韧的油膜。全合成更稀,更滑,且对发动机零件附着更好。这个观念与一般人的想法正好相反。

机油的运动粘度用厘司(cS)来测量。大多数发动机正常工况温度下(100 度)希望机油粘度在 10 cS 左右。而实际上粘稠的多级机油在发动机工况温度下粘度达到 20 cS 。 一个没有两倍于另一个的粘度,它仅仅比 10 cS 粘。



如果我们增加温度从 100 度到 150 度,大多数我们以前推荐的机油,粘度会从 l0cS 变到 3cS。而高粘度机油会从 20 cS 下降到 4 cS 。请注意,在非常热的发动机中两种油区别仅仅差 l-2 cS 。换言之,它们有着几乎相同的粘度。像20W-50这样的高粘度机油仅仅在非常高的温度下有微小的优势。其实 4 cS 机油并不比 2-3 cS 的机油粘稠 2 倍。 实际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90% 的发动机磨损发生在启动时,使用稀的 10W-30 机油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在 24 度时粘的机油粘度在 250 cS 左右,而稀的机油粘度在 100 cS 左右,相差 150 cS ,这是非常大的差距。这里我所说的粘的机油是以 20W-50 为例。
评论
评论还是空的,快来说两句吧
游客,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