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方式:   回复条数 
间隔时间: 分钟
日期限制:
楼主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00:12 | 只看该作者
专属论坛:中国重汽  豪沃 HOWO-7 
  山寨再升级,重卡二寨主
  图/文:S7EV3N

  

  去年年底,笔者S7EV3N有感于中国重卡的山寨现象,写了《年末大盘点:中国十大山寨重卡》与《中国重汽HOWO,山寨之王》。如今一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国重卡又如何呢?请看本篇。

  在去年的中国重汽商务年会上,2010款HOWO引起了广泛热议。2010款HOWO在VOLVO FL10的基础上,拼凑了MAN TGX、MERCEDES-BENZ Actros MP3的典型造型元素,可谓是山寨重卡之集大成者。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重汽的造型设计部门的确太有才了,今年的中国重汽商务年会上更是祭出了2011款豪运和2011款HOKA 7两款山寨重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前中国重卡往往山寨欧洲、日本等国外重卡的造型,而重汽的这两款山寨重卡则出人意料的山寨了国内的两款重卡——福田的欧曼ETX和北奔的V3!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被山寨的这两款国产重卡:福田欧曼虽然也是山寨了日本五十铃的Giga造型,但是,其H3版本,也就是欧曼ETX成功改进了外观造型,被广大用户所认可。福田凭借灵活的商务政策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快速发展,重卡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当然,欧曼ETX的漂亮外观造型也博得了用户的青睐。而北奔在2010年首发的全新一代重卡V3,是基于MERCEDES-BENZ Actros开发的,而德国设计公司EDAG协助北奔设计的全新造型,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福田欧曼和北奔V3已经是山寨重卡了,而2011款的豪运和HOKA 7则可以算是山寨的山寨了。人有富二代、官二代,拜中国重汽所赐,重卡也有山寨二代了。不过山寨二代这个词太绕口了,于是笔者S7EV3N索性造了一个词“二寨主”。让我们再看看这两位二寨主吧:2011款豪运,是中国重汽集团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的产品,而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并不具备驾驶室的生产能力,豪运的驾驶室是采购于湖北齐星。这也是重汽收购汇众驾驶室模具的原因之一。老款的豪运造型模仿SCANIA,而2011款豪运,则转而仿造了福田欧曼ETX的造型。相似的进气格栅,相似的转角扰流板,几乎完全相同的前大灯和保险杠,甚至连驾驶室的套色方案及进气格栅上方的银色装饰条都完整的拷贝下来。而2011款HOKA 7则是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的产品。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同样不具备生产驾驶室的能力,HOKA的驾驶室是采购自湖北正和。老款的HOKA驾驶室是仿制MAN F2000的结构,最近推出的最新款HOKA 7则抄袭了北奔V3的造型元素。虽然细节略有不同,但相似的进气格栅造型,相同的涂装配色方案,让人一眼望去,还真的很容易误认为是北奔V3。

  

  中国重汽,作为中国重卡行业的领军者,却要模仿后进者的产品造型,这有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山寨国产重卡的造型呢?笔者S7EV3N猜想,可能有三点原因:

  第一,中国重汽的造型设计部门审美趣味恶俗。本人并不怀疑中国工业设计师的创意和想法,但是在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受到了太多不懂造型的领导的干涉,导致了中国的工业设计师没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华。中国落后的汽车造型设计只是暴露了中国汽车行业部分领导审美的偏好,并不代表中国设计师的真实水平。

  第二,中国重汽不舍的在产品造型上投资。这几乎也是中国大部分制造企业的习惯。经营企业、生产产品,只是为了短期内尽快赚取更多的利润,却没有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品牌的培养。中国重汽在不择手段的从广大重卡用户手中赚取大把血汗钱的时候,却不肯多掏出一些钱来投入到品牌建设中。笔者S7EV3N认为,工业品,尤其是汽车,其造型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了造型的设计,也就忽视了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

  第三,中国重汽山寨竞争对手的造型是别有用心,期待用相同的造型从竞争对手的潜在用户中吸引一部分过来。然而中国重汽看到了产品造型在开拓市场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却没有看到欧曼ETX、北奔V3的造型已经融入到了各自的品牌中。尤其是欧曼ETX的造型,已经成为福田欧曼的最独特元素,即使将FOTON的Logo去掉,大部分卡车司机也一定不会认错。另外,中国重汽妄图用山寨别人的造型而迷惑用户,这简直是对重卡用户智商的侮辱。

  汽车造型是品牌的一部分,独特的造型风格,比Logo更能成为识别一个品牌的重要元素。乘用车如此,商用车也是如此,重卡同样如此。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大汽车集团内部或这集团之间共用产品平台的现象并不少见,相反,这更是合作共赢,降低开发难度、减少重复性开发的重要手段。然而即使是基于同一平台打造的不同产品,各品牌所演绎出的造型风格也各有特色,这一点在乘用车领域尤为明显。相比而言,由于重卡的驾驶室尺寸扩张到了极限,所以在造型上的可发挥的空间要比乘用车少一些,但是,即使是同一平台打造的不同品牌的重卡,其造型也各不相同。各品牌都极力避免与其他品牌的产品造型相似,并且都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造型元素。比如雷诺的Kerax平台,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驾驶室平台:除雷诺卡车及沃尔沃集团旗下的沃尔沃卡车、马克卡车外,帕卡集团旗下的达夫、彼德比尔特、肯沃斯,以及与雷诺有合作关系的西苏、太脱拉、尼古拉斯均使用这一平台的驾驶室总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笔者的另外一篇文章《[url=雷诺Kerax 应用最广泛的卡车驾驶室平台]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卡车驾驶室平台[/url]》。而极力模仿其他品牌的外观造型,这种做法也只有在中国能够见到。

  笔者一直大声疾呼,呼吁中国重卡企业走出山寨的歧途。然而很多人对在对待山寨的问题上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山寨是发展过程中的学习和借鉴。

  也许有人认为山寨是一种学习过程,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学习和借鉴的过程,才能走上自主研发之路。但学习和山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国企业研究别人的产品的原理、工艺、设计方案,弄清楚后形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是无可厚非的。比如现在国内重卡企业纷纷推出全新的高端重卡平台,其驾驶室结构几乎全部都有欧洲重卡作为原型,而外观造型上,则通过改进设计,变得与原型车有很大不同。但是如果硬要刻意模仿别人的造型,这种行为就绝不能用学习和借鉴的概念来描述了,这是彻头彻尾的山寨,是剽窃!笔者S7EV3N认为,判断一个汽车产品是不是山寨,要看其目的是为了技术进步而学习,还是为了不劳而获;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还是为了短时间内谋取暴利;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为用户负责,还是为了抢占市场提高利润而置用户的利益和安全不顾。

  误区二:日本当年也是从仿制起家的,我们也可以山寨。

  很多人会拿当年的日本做挡箭牌,认为当年日本也是从仿制起家的,所以我们现在也可以通过山寨来发展自己的制造业。不过,当年知识产权的概念很弱,品牌意识也不强。现在则不比当年了。北方奔驰在合同结束后继续使用奔驰商标被起诉,输了,改名叫北奔;中大客车抄袭尼奥普兰被起诉,中大输了……并不是国产品牌永远受到保护的。所以现在的环境不是当年的日本,完全不同的。其次,学习、模仿是有技术含量的。真正的模仿,要吃透原型车的设计原理,而不是依葫芦画瓢。日本当年并不是单纯的仿制而已,而是通过仿制和研究学到了核心的技术,继而发展了自己国家的工业。而目前国内的企业进行山寨,完全是出于短期内快速牟利的考虑,根本没有投入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去进行真正的基础研发。另外,日本抄袭了,我们就可以抄袭么?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是看到别人的短处。这不是借口。中国人要对自己狠一点,卧薪尝胆,而不是走歪门邪道。

  误区三:国外技术比我们先进,我们要想赶超他们就要抄袭他们的,等我们赶上他们了,再自主研发不迟。

  这可能是很多人“劫富济贫”的思想,可能在有这样想法的时候,还会有一种莫名的快感。甚至觉得通过赤裸裸的抄袭是一种骄傲。我觉得这就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这如同人穷志短,认为凭什么别人有而我没有,于是就通过偷和抢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殊不知别人也是经过努力积累的财富,也是正当渠道得来的。“没有”不是一种借口。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制造业,就必须要付出代价,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耐得住基础研发的寂寞,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否则,将永远落后于别人。

  说了这么多山寨,再回头说中国重汽。回顾中国重汽这些年来的发展,一直走的是流氓路线。从与沃尔沃合资建立了华沃后甩开对方自己发展HOWO,到推出所谓EGR的假国三发动机扰乱正常的技术发展,再到如今的山寨国内外重卡产品的造型设计。中国重汽的这些做法有愧于其“中国”和“Sino”的头衔,在全世界的面前丢了中国的脸。作为中国重卡的领军企业,其龌龊的做法与其地位和规模不相符,更让人所不齿。

  博得用户认可的是产品和服务,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是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让一个企业能够传承百年的,则是品牌。山寨别人的产品造型,等同于冒用别人的品牌,如此忽视自身的品牌建设与发展,是短视的表现;施一些雕虫小技、旁门左道谋取利益,却给用户和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则是心胸狭窄了。目光短浅也好,心胸狭窄也好,都与中国重汽的规模和地位不符。中国重汽如果继续误入歧途,后果真的不可预知。

  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卡车之家
0人参与
查看更多
总结与点评
共有3条信息
再补充一下。很多朋友说能拉活就是好车。没错。对于卡车而言,运输能力才是最核心的价值。但是现在一辆卡车对于卡车司机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干活的生产工具了,是自己的伙计,是为自己家庭创造财富的朋友。说大一点,一个国家汽车的产品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如果说卡车能干活就好,外观无所谓,那为什么还要改造型呢?用原来的造型就OK啊,改造型也要花钱的啊。所以汽车企业改造型,也是出于利益考虑的。毕竟在卡车配置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的现在,好的外观,也是能够吸引客户的卖点之一。其实中国重卡的造型也都不错了,就是缺乏个性、缺乏坚
发表于 2011-1-14 21:52
呵呵。如果有文化,就不是山寨了;如果有文化,就不至于去山寨了;如果有文化,山寨之后就学会创新的本领了;如果有文化,就会觉悟山寨只是权宜之计,创新和自主研发才是百年大计了;如果有文化,就不会山寨了国外产品再山寨国内产品了。“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流氓有了文化,就知道如何在耍了流氓之后粉饰自己,用流氓赚得的第一桶金来干点正事儿了。如果流氓一再耍流氓,就不是流氓自己的事情了,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这个社会忽视了流氓、漠视了流氓、纵容了流氓、参与了流氓、鼓励了流氓……最后承受损失的是整个社会,而不是流氓自己。
发表于 2011-1-12 20:15
山寨对于卡车来讲,其实个人认为如果带有卡车文化的山寨可能也是一种延续,但是没有卡车文化的山寨那绝对是“丢面子”的问题;目前摆在中国卡车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所谓他们根本不在乎的瓶颈是:中国的卡车有文化么?这是关键,他们造车干什么?给谁造?想造成什么样子?
发表于 2011-1-12 09:34
注:该功能仅"管理员"、"版主"、"楼主"可用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1# 1#
发表于 2011-1-12 00:2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2# 2#
发表于 2011-1-12 00:23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外观再山寨也是空话。发动机不行。你就是扣个斯堪尼亚 MAN 奔驰的楼子 也是白搭。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3# 3#
发表于 2011-1-12 00:42 | 只看该作者
山寨過  不解釋   淡定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4# 4#
发表于 2011-1-12 00:54 | 只看该作者
[del]该用户发言已被删除[/del]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5# 5#
发表于 2011-1-12 01:24 | 只看该作者
哦NO,有钱 就和国产说拜拜,买斯堪尼亚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6# 6#
发表于 2011-1-12 01:30 | 只看该作者
汗,其实山寨不山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给你太来经济效益,带来收益,那就是好车,,你们说呢,大家买卡车不是来研究他与别人山寨的,,,赚到钱就是好车。。。。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7# 7#
发表于 2011-1-12 01:40 | 只看该作者
见怪不怪啦!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8# 8#
发表于 2011-1-12 01:41 | 只看该作者
國產太不給力了,LZ說的是現狀啊,悲哀···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9# 9#
发表于 2011-1-12 02:15 | 只看该作者
哎 国产车看了也就这几个样子了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分享到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